返回主页

南社艺苑

南社人诸多才艺的一个窗口,人怎样使人本身成为艺术……

(仿吴历山水 1922 黄宾虹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 34×27cm)

黄宾虹

宾虹(1865━1955),原名质,字朴存,生於浙江金华,祖籍安徽歙县。他在金石、诗文、绘画理论、山水画方面的成就,使之成为20世纪山水画第一大家。青壮年时代,他曾一面研习金石书画,一面叁与戊戌变法、辛亥革命,他还加入黄社、南社等革命组织。44岁定居上海,从事美术编辑工作。68岁後数次出游,足迹遍布全国。抗战期间蛰居北平,闭门作画。85岁回杭州定居。历任南北各美术院校教授,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。1953年,华东行政委员会授予他“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”荣誉称号。

黄宾虹自1907年,由於为革命党筹集经费私铸铜元的事被告发,一直避居上海。其间他叁与了《国学丛书》、《神州国光集》等刊物的编辑和撰稿工作,也是他广泛研习古人,吸取传统精华的阶段。此画原题《仿墨井道人写意》。墨井道人,即清初六家中的吴历,其功底颇为深厚。黄宾虹拟吴历既可研习吴本人的风格,也可间接学习元人画法,体会吴历对元人画法的吸收方式,用意深远。此图虽言仿墨井道人,但笔墨已远较吴历苍厚。

苏曼殊苏曼殊(1884——1918)

苏曼殊,原名子戬,小名三郎,学名玄英,香山(广东中山)人,光绪十年(1884)年生于日本横滨。父亲是广东茶商,母亲是日本人。五岁时苏曼殊随父亲回广东,二母亲仍在日本。苏曼殊十二岁时便在广州长寿寺由赞初和尚剃度出家,然幼年曼殊与母亲合影后受具足戒,并嗣受禅宗曹洞宗衣钵,由此可见苏曼殊在青年时代即学识渊博,灵慧敏捷,否则他小小年级是无法弄通深奥的曹洞宗经义的,而且曹洞宗选中苏曼殊为传人,也恰好证明苏曼殊在佛学方面的精深造诣。此后,苏曼殊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,并利用假期到泰国,斯里兰卡等国游历,学成后回国,在日本其间,参加国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,倾向于民主革命。苏曼殊不但是一位佛学渊博的僧人,他还是为多才多艺的才子,他能诗文,善绘画,通英,法,日,梵多种文字,和陈独秀,柳亚子等文学泰斗交往甚密,在佛学上他着有《梵文典》,《汉英辞典》,现存的着作有《文学因缘》,《焚剑集》等。苏曼殊英年早逝,于1918年病逝于上海,年仅34岁。

李叔同 李叔同

弘一法师(1880-1942)俗名李叔同,浙江平息人,生于天津。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,也是一代高僧。“二十文章惊海内”的大师,集诗、词、书画、篆刻、音乐、戏剧、文学于一身,在多个领域,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。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,“朴拙圆满,浑若天成”,鲁迅、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。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,所创作的《送别歌》,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,成为经典李叔同作于1910年的布面油画《富士山》。名曲。同时,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。卓越的艺术造诣,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、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。他苦心向佛,过午不食,精研律学,弘扬佛法,普渡众生出苦海,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。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,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。